SRTM 数据主要是由美国太空总署(NASA) 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(NIMA) 联合测量的,SRTM 的全称是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,即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,2000 年2 月11 日上午11 时44 分,美国“ 奋进” 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卡那维拉尔角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,“ 奋进” 号上搭载的SRTM 系统共计进行了222 小时23 分钟的数据采集工作,获取北纬60 度至南纬56 度之间,面积超过1.19 亿平方公里的 9.8 万亿字节的雷达影像数据,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的80% 以上,该计划共耗资3.64 亿美元,获取的雷达影像数据经过两年多的处理,制成了数字地形高程模型,该测量数据覆盖中国全境。 好了,刚才简单介绍了SRTM地形数据,现在开始进入正题,如何在Google Earth里面显示等高线呢? 先下载Srtm数据,可以参考下面的链接Srtm 中国区域文件名查询图也可以直接到http://srtm.csi.cgiar.org/SELECTION/inputCoord.asp去下载,下载后得到一个zip压缩包,解压开来,会有一个tif图片,在此,我以下载一个火山的数据为例。 下载Global Mapper,网上可以搜索一下,这是一个强大的地图格式转换软件。
安装好以后,打开tif地图察看,完全不一样了(可以点击enable hill shading按钮显示立体效果),火山的轮廓清晰可见。
开始创建等高线,选择Terrain Analysis/Contour Generation出现等高线设置对话框。
在"descripti"处输入等高线的名称,可以自己定义。contour interval这里设置等高线的分度值,常规20米就足够了,如果是小面积的一座山(10km以内),也可以分10米下面的选项可以如图中一样勾选,其中"append unitlabel..."是必须要选的,其作用是在等高线上面用文字标出高度,如图:
转到Simplification页面,拖动划块来控制采样的精度,向左精度高,文件也大,处理时间长,向右则相反。通常0.10-0.15就足够用了,数值越小,生成的文件越大,处理时间也越长。
然后再转到contour bounds页面,点击"drop window"按钮,会弹出一个地图缩略图,用鼠标在地图上选择一块矩形区域来声称等高线。图例中,黄色框内便是选择的范围
上述步骤完成后,点击确定,大约十几秒钟的处理,等高线就生成好了。 如图:
放大观察效果:
选择菜单file/Export/Export Vector Frame/KML/KMZ
可以使用默认选项,但是,一定要记得勾选最后一个选项"displaylabel...",这样在google earth里面,才能主动显示等高线的海拔数值。点确定,输入文件名保存,然后打开生成的kmz/kml文件
这就是完成了的等高线图。
|